(於2010年初由拙園創意木工 http://blog.xuite.net/chiayisan/twblog 曾省三老師選寫提供)
這是基礎學員唯一的一個習作(*備註),這個進度完成之後將由各學員自訂目標,課程會依據個人需求分別指導,也會在關鍵性程序時全體集合,一同分析並講解原因、並探討處置對策與結果的影響,這有助於學員增加接觸不同工序的實質經驗。
本圖左右兩側黑色線條的圖形是板凳的正面(正視圖),中間部分,分別在上下兩段藍色線條的圖形是凳子的側面(側視圖),而紅色線條的圖形則是凳子的上面(上視圖)。
視圖正面的選擇與上一張鳩尾榫練習圖相同。
這一張施工圖與上一張圗表達的意念完全相同,差別只是側視圖沒有剖開並安插上視圖在中間(正面一樣剖開分至於兩側,與本篇上一張施工圖是相同的)。
木工製圖較難看懂主要的原因是視圖交錯以及剖面轉彎,這是為了繪製 1:1全圖(也稱為實寸圖)的權宜之計,木工的結構和曲線、斜線等,如果沒有繪製實寸圖,那麼正確的曲線與斜線就沒有辦法放樣,但是如果繪製實寸圖,圖面又會大到造成施工困難,例如一張100*100*75公分的桌子,三視圖畫起來最少就有200公分長170公分寬以上,還沒包刮尺寸線和結構詳圖。將視圖交錯之後就可以將圖面放置到全開(1080* 880mm)大小的圖紙中。
剖面轉彎就更難懂一些,需要一些空間觀念,加上一些想像力。剖面就是將外側的形體切掉顯現內側的結構,舉例來說,就像將蘋果切開,如此即可看到果核和種子。那麼為何還需要轉彎?將切割的位置往前挪,切到蘋果 1/3處(看到果皮的斷面和果肉)再轉 90度彎切到中心,再轉 90度彎切過果核(看到核心結構),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做無數次轉彎去切到種子的中心等等。這觀念會在課堂上敘述。
*備註:目前這是基礎學員第一單元的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