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打從半年前接受優質化研習的邀約時,經由討論,決定以紙織椅凳做為習作標的,從中學習如何製作木質骨架和紙繩的編織技巧,探討作程序並且著重在步驟與細節,以及如何安全使用相關機器和工具。

01.jpg

由於這一期的學員除了建築科,還有來自電圖科、國文科、家政科、數學科以及電子科的師生,所以開場先分享木工簡介,包含類別區分、原材毛料、樹種等級、材積計算以及採購原則;接著藉由研習標的,講解家具設計的須知和考量以及製作程序步驟與細節。

02.jpg

一般而言,木工分為三大類別:大木作、小木作和細木作;大木作主要指的是木造建築結構,小木作則是門窗類型的木作,而任何跟生活家居有關的木工皆可以稱為細木作,如家具(桌、椅、櫃、盒子、…等等)。

03.jpg

04.jpg

05.jpg

家具製作,除了構想,必須要有圖樣才能知道相關尺寸而進一步的準備材料方可開始加工製作。圖樣可以利用簡單的草圖或是細部的三視圖列出必備的材料清單(部位、數量、尺寸)和加工須知細節。然而,所謂的材料清單陳列的是淨料尺寸,但是通常外購的則是毛料板材,必須包含損耗;毛料的預估也絕對不是將淨料的總材積與某個魔術數字相乘或是有固定公式可以準確的計算實際需求。當採購非規格品毛料時,往往只能跟廠商指定樹種、等級、厚度以及材積,無能挑選木料的長寬尺寸也無法掌控實際狀況的好壞。

台灣自1991起宣布禁止砍伐天然林,家具製作的木料需求大部份仰賴進口為主(如山毛櫸、梣木、橡木、楓木、櫻桃木、胡桃木、桃花心木等等),而這些硬木等級的分配則是依照全美硬木板材協會(NHLA National Hardwood Lumber Association)的標準規定如下

06.jpg

簡單的說,等級的區分,主要是取決在其利用率的多寡,還有價格的訂定。

將毛料板材縱開剖切、橫斷定長以及鉋削四面直角是備料的重要基本前置作業;基於時間和設備的極限,加上經驗與安全的考量,本期僅能簡單的講解、說明與示範相關的機器安全操作須知。

08.jpg

09.jpg

10.jpg

挑材選面的處理原則亦是備料須知要點之一,木理紋路(徑切面、弦切面)面向盡量合諧對稱,漂亮好看的留在上面或外邊,次級或瑕疵則保留在背面或是內側。相對的,三角記號可以清楚標示加工面相並防止不必要的錯誤。

上述的理論講解與說明佔用了半天的時間,下半場則是實作劃線。劃線看似簡單,實際上,一條線要劃的精準分毫不差,除了在挑戰耐心和眼力之外,也是在檢驗相關的作業標準與態度,更是影響到後續加工的精密度,避免不必要的修補,以及保有最終成果的優質感。因為有充分的溝通與理解,經過無數次的檢查和驗收,全員一一的被要求更正或重劃,無人例外;畢竟,自己動手做,方能體會和學到相關的細節與要點!

11.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原訂四點結束,五點方才下課;劃不準或是沒劃好,沒關係,下次繼續努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木作堂 的頭像
    木作堂

    木作堂

    木作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